近年來,面對更嚴格的新環保法,新增和升級改造現有環保設施將為我國環保行業提供巨大的市場空間。這就要求環保企業結合國內具體情況,針對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加強技術研發創新,開發出先進、適用、符合未來發展趨勢的環保產品,以適應市場發展的需求。國企、央企和民企經常會被拿來作對比,在公益屬性較強的環保市場,國企、央企的確有著民企無法比擬的優勢。近幾年,環境產業關注度不斷攀升,更多背景雄厚的大國企、央企陸續涌入,一定程度上又給民營企業帶來了沖擊。民營企業雖然先天優勢不明顯,但由于機制靈活、市場適應性強等特征,具有很強的爆發力。因此,我們也可以看到,現在很多行業中的民營企業都表現出了很好的市場競爭力,如阿里巴巴、百度、華為、京東等等都是民企中的佼佼者。反觀環境產業,雖然也不乏出色的民營企業,但民企的路依然走的很艱難。在市場中,除了資本、技術、人才等競爭外,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品牌。如今,環境產業正迎來產品化、品牌化時代。E20環境平臺首席合伙人傅濤認為,未來五到十年,環境基礎設施領域將涌現20-30個服務品牌。民營企業更應該抓住時代特征,做好品牌化建設。但品牌化之路要怎么走,還需要探索出適合企業發展的思路。近幾年,因利好政策的推動,環境產業受到高度關注,大量企業涌入環境市場,并且在短時間內實現了快速的市場布局。其中,這些企業本身極強的資本實力和市場拓展能力是很重要的因素,但歸根究底是環境行業還沒有...
發布時間:
2018
-
07
-
12
瀏覽次數:105
3月17日,作為環境保護的又一次深刻變革,亦是綠色發展的一項重要頂層設計,備受矚目的生態環境部正式組建。從強化山水林田湖整體系統修復,到生態綜合治理,此次新成立的生態環境部終統一了長期分散的生態環境監管職責。從建立到不斷演進的十年時間,環保部再次迎來機構調整:3月17日,環境保護部退出歷史舞臺,在全部職責和其他部門職責整合基礎上,生態環境部正式組建。3月19日,李干杰成為首任生態環境部部長。而由此折射出的,是我國生態環境治理正不斷升級。為打好攻堅戰,李部長坦言,“未來工作的三個主要目標是生態環境質量改善、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和環境風險管控。”在過去40多年里,生態環境保護已成為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板塊。尤其是近年來,從十九大報告明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到藍天、水清、地綠三大戰役路線圖漸明,再到生態環境部精彩亮相,中國對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視可見一斑。在一系列頂層設計與中央環保督察帶來的綠色風暴背后,以藍天保衛戰為標志的污染防治舉措先后亮相。而在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中,環保部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既是督查行動方案制定者,又是行動的組織者和實踐者。但與此同時,環保相關職責分布在多個機構兩大發展掣肘愈發凸顯:各領域所涉及的職能部門交叉;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協調痛點。在一些業界人士看來,另一大挑戰在于,不同部門之間的各種錯綜復雜協作關系帶來了較高的管理成本,也呈現出既是“運...
發布時間:
2018
-
07
-
12
瀏覽次數:122
隨著環保稅、排污許可制等政策法規的不斷加碼,我國節能環保產業市場空間正持續擴大。土壤、固廢等節能環保細分領域的市場空間加速釋放,讓一些新興領域治理需求帶來的市場即將得到充分開發。業內預計,2018年預計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產值將超過7萬億元,到2025年我國節能環保產業市場規模將有望突破十萬億大關推進綠色轉型,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已經成為各界共識。多數業內人士表示,培育壯大節能環保產業不但是解決經濟發展與環保問題,實現綠色發展的重要突破口,本身也將成長為規模有望超過十萬億的重要產業“目前,我國環境治理力度前所未有,市場需求巨大,為節能環保產業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動力。”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秘書長易斌表示,未來節能環保產業規模快速擴大,大氣、水污染防治領域的傳統市場將繼續增長,土壤、固廢等節能環保細分領域的市場空間正在加速釋放,一些新興領域治理需求帶來的市場尚未得到充分開發。此外,根據中國環保機械行業協會納入統計口徑的1681家規模以上環保裝備企業統計,2017年行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達3680億元,同比增長在9.6%左右,據此推算,2017年全行業年產值將達到6800億元。隨著環保稅、排污許可制等政策法規的不斷加碼,我國節能環保產業市場空間未來還將持續擴大。據多個行業協會研究報告預測,2018年預計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產值將超過7萬億元,到2025年我國節能環保產業市場規模將有望突破十萬億大關。
發布時間:
2018
-
07
-
12
瀏覽次數:174